光遇点头先祖位置_光遇点头先祖位置在哪
- 光遇
- 2025-05-08
- 7
净土解行
世间善与出世间善的差别
就拿十种殊胜善业中的布施来说,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做慈善,行持上供下施等等,这样当然非常好。但是这些善法能不能成为往生的资粮,成为解脱的因还要观待自己的发心。
如果心里认为:这个人很可怜,所以我要尽力去帮助他,给他衣服、饮食、钱财等,让他不再挨饿、受冻。有这样一种善心,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做布施。但是他的善心仅此而已,没有更深广的出世法的内涵,这就是人天乘的善法。就像《了凡四训》等的善书里所记载的善人事迹那样,他们有矜孤恤寡、敬老怜贫等的善心。不但不造恶业,还积极地行持善法。这就是世间善道。
如果在上面所说的善心、善行的基础上,通达三轮体空,也就是了知能布施的自己、所布施的对境,以及布施的财物这三者都没有自性。这样,心不著于任何法,同时行持布施等的善法。以善法被空慧摄持的缘故,就是出世间的大乘道。
不仅如此,同时还需要有方便的摄持,也就是要具足大悲心,才成为大乘修法。意思就是,他不单是看到这个众生暂时有缺乏物质受用的苦,而且了知众生只要还处在轮回中,没有解脱五取蕴苦,就会恒时被无量的烦恼种子、业种子、苦种子随逐,相续当中充满了苦因苦果,他会由此生起周遍的大悲心。并且在他的心境上,会以这个受施的众生为代表,愿一切轮回中的有情,都彻底地解脱苦海。由于心上有这样空慧和大悲的内涵,虽然也只是布施一些衣食,但是完全成为大乘的修法。
当然,行持善法时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,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高,暂时还很难做到。但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在于菩提心,也就是以世俗菩提心摄持,就能成为成佛的正因。心上有了这个内涵,所做的善法就成为大乘法。
结合在净土方面,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,要有愿生西方的心,这样就能成为往生的因。释迦佛在《观经》中亲口说到:“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?一者至诚心;二者深心;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必生彼国。”
其中第三个回向发愿心,善导大师解释说[1]:对于自己过去、现在身口意所修的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根,以及随喜一切凡夫圣者的善根,将这些自他所修的一切善根全部以真实、深信的心回向愿生极乐国土,这就是“回向发愿心”。这种心的要求是自己内心深处真实愿生西方,有这种真实求往生的心才是“回向发愿心”,才能得以往生。
有了这样一种回向发愿心,再加上世俗菩提心,以这种心来摄持一切善根,就能成为圆满的往生资粮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”、“普愿沉溺诸众生,速往无量光佛刹”等等。也就是愿一切众生都能早日脱离这个轮回,往生极乐世界,彻底离苦得乐。并且以布施的功德回向沉溺在轮回中的一切众生,都能共同往生无量光佛的刹土。
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解释回向门的时候也说:回向有两种相,也就是往相和还相。其中“往相”,是指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布施给一切众生,愿以这个功德,自他一切众生在临终时共同往生极乐国土。“还相”,是指愿我往生极乐世界、获得成就之后,立即回入生死轮回当中,度化一切众生,共成佛道。
[1]《观经四帖疏》:“言回向发愿心者,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,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,以此自他所修善根,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,故名回向发愿心也。又回向发愿愿生者,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。”
选自 智圆法师 《往生之路》 第八讲
净土解行精选
突发意外不能念佛,能往生吗?
我们为何要修行?
绝对震撼!一位大笑往生,一位大哭往生
都做善法,为何有人往生,有人转生善趣?
莫作亏心事!小心雷劈人......
有声读物——教育儿女最重要!
父母不信佛怎么办?
......
更多精彩内容期待您的关注!
净土交流QQ群:196605568
日日放生QQ群:459248841
净土十要交流QQ群:482013480
净土高级班报名QQ群:496796566
实报庄严净土班报名QQ群:456167616
喜马拉雅电台:搜索“净土解行”
欢迎添加公众号:净土解行,为您呈现更多佛学知识、因果故事等精彩内容!
本文由神剧手游于2025-05-08发表在神剧手游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m.shenju.cc/guang-yu/90576.html